---
未來會發生改變的是教育制度以及學習的態度。我認為教育制度會影響學習的態度,像我讀國高中的時候,老師會告訴你:上課、補習的目的就是要在每次考試的分數上越來越進步,考高分才能考上一間好的大學,為學校爭光、未來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所以學習的目的是考卷上的紅色數字,所有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能讓那個數字越來越進步。雖然我唸書的時候已經有了多元入學,但是考上好大學的主要方法還是學測和指考,還是以分數為主。很多人從很久以前就不停的撻伐台灣的升學制度、填鴨式教育,所以台灣也不停的在做教育改革。我認為這樣的改革會持續下去,因為大家都意識到這樣的取向有問題,這樣的教育只會生產出許多會考試的機器,而我們需要的不是會考試的機器,我們需要能夠發揮所長、自立自足甚至關懷它人的「人」。
人從出生來到這個世界就不停的在學習,學習這個人是媽媽、學習和照顧自己的人溝通(學說話)、學習走路、學習了解這個世界等等,孩子擁有強烈的好奇心,這樣的好奇心就是強烈的學習動機。有動機的學習是自主而且快樂的。小時候我們或多或少可能都有聽過:「囝仔人有耳朵沒嘴巴。」,因為自己回答不出來就叫孩子閉嘴的大人都是扼殺孩子好奇心的兇手。我所想像的未來,將會擁有更開放的教育環境、鼓勵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多元的發展,五育兼顧不是口號,不是只有智育好的孩子才能得到資源和尊重。未來的學習除了學習知識、常識更要學習健康的態度:學習與人相處、學習欣賞和自己不同的人、學習尋找生命的價值等等。未來還是會有智育很好的人、會有很會考試的人,但大家不再需要『努力變成』那樣的人,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再只是課本上的一句成語。
如果希望父母、老師的教育不要只著重於智育,教育的制度就必須改變,我不太清楚會變成甚麼樣子,但一定不是像現在這樣的制度。我相信多元入學是一個好的開端,當然它也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空間,但至少不再逼著所有人都得在同樣的考試中得高分。最後回答討論時老師提過的問題:未來教室會消失嗎?我想不會,因為人是群居的動物,人與人面對面的互動與溝通也是學習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我想像中的未來:人們都擁有更快樂的學習環境、更健康的學習態度。
---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vbghjvghvh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