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報98.8.30e世界版有幾篇有關手機症候群的報導,頗有意思。
1. 根據手機業者的統計,大多數年輕人平均一年半換一次手機。不過,也有人患了「落伍焦慮症」,只要有新機推出就忍不住搶先購買,用三到六個月就賣掉換新的。
2. 年輕人常換手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很容易掉手機。
3. 美國社交名媛派瑞絲希爾頓換新機像換新衣,是個超級手機奴。他看秀時經常上網傳簡訊、發email打發時間,面對狗仔隊跟拍和正面攻擊時,他常以講手機電話來掩飾自己的不安。
4. 電信業者的廣告詞打出「讓溝通更加暢通無礙」,其實相反的,手機有時反倒是現代人「拒絕溝通」的工具。手機對派瑞絲來講猶如一道護身符和防火牆。當他拒絕溝通、與人互動時,就隨手拿起手機講電話、打電動。
第四點讓我聯想到一個問題,網路真的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嗎?這恐怕要看情況而定。美國的一些研究顯示,Skype, MSN的出現確實讓兩代和隔代之間的互動更方便,爺爺奶奶隨時可以透過網路享受遠距含飴弄孫的樂趣。但是這些研究也發現,假日子女回家與父母團聚的次數也相對地減少了。
所以,網路科技真的把家人拉近了,還是反倒推得更遠了呢?
Marin說得好:「千言萬語比不上一個擁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要有身體上的接觸才有真實感與滿足感。一個簡單的握手其實並不簡單。
---
每當在家接完手機的時候,我爸媽總是會說:「唉,你們沒有手機大概就不會生活了吧!」雖然我認為太誇張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手機的確已經佔了我們生活一個很大的部分。有人習慣用手機行事曆來記錄大小事,但也因為太過依賴以致手機不見時,自己的行程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排了;有手機在手的確很方便,可以隨時隨地聯絡他人、或是讓自己拒絕與人溝通;但有時未接的電話,卻也可能造成父母或朋友不必要的擔心。
回覆刪除有時就會想,以前的人沒有手機,還不是可以生活得好好的嗎?為什麼反而到這個世代反而沒手機不能生活了?無形中我們竟然被手機綁住了卻不自知!
手機、乃至現在的MSN、SKYPE確實打破了距離的限制,但是透過鏡頭的互動,就是少了點那麼點人情味跟溫度。
說到現代人反而被手機綁住,我一直有很深的感觸。
回覆刪除手機的普及是在我念大學的時候,所以高中時候人們幾乎還不知道手機是什麼。
那時候假日和朋友出去玩,也只要和父母約好回家的時間,就可以放心出遊,甚至去朋友家過夜。
但是到了有手機的現在,我只是出門到巷口買個東西,沒有把手機帶出門,我就會看到我老公因為找不到人而氣急敗壞的找我。
我覺得我們不只被手機綁住,甚至人與人之間基本的信任也被壓縮了。
好像只要手機找不到人,我們就會開始擔心對方的安危,開始懷疑對方的行蹤。明明在沒有手機的以前,我們都可以接受家人在某些時候無法聯絡上,而且也感到放心。
為什麼到了現在,不讓別人隨時聯絡上,就變的如此十惡不赦?
說到討厭隨時被聯絡上,我媽的方法大概算是個極致,她只有在需要周末出遊時才會帶手機,而且她的使用方式是:開機、打電話、關機,她只願意撥出,不願意接收。但有趣的事,她對市話的使用狀況卻和一般人無異,對於接電話這件事也相當自然。
我想,也許對她來說,在家裡的時間當中,讓其他人聯絡到她,是OK而且舒服的。但是在外面的時間,她覺得應該是要做其它事,而不想被其它人的電話所打斷吧。
手機在帶給我們方便的同時,也許也讓我們的生活少了一些自由。
方便帶來不便。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