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3日

我希望大學教授未來的改變方向

這幾周大家有討論到現在大學教育的幾個問題,包括了學生學習動機低落,教學形式僵化,學習內容不符合未來就業需求等等。

現在大學教授的主要的例行工作內容為研究、教學、帶研究生這三項。在不兼行政職的狀況下,教授們不但每年要產出一定量和水準的國際期刊論文,負責指導碩博士生的論文與研究,還要負責2門課的教學。
其它非例行性的工作還有演講、協助評薦、審查、擔任口試委員、擔任期刊編輯、寫書等等。
因此,許多教授都是忙得分身乏術,難免顧此失彼。
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求教授們要重新設計教材、關心學生需求、提高學生學習動機、時時關切研究生的進度,我想也實在太刻求。

因此,我認為大學教授的工作可以劃分為教學與研究兩大項,分別由教學教師與研究教師來擔任。

教學教師主要的工作就是教學,因此他們不需要有國外的高學歷,也不需要具備獨立研究的能力,相反的,他們反而應該需要具備在業界工作的經驗,良好的授課技巧,以及教學的熱忱。讓學生在進入職場時,可以具備社會與企業真正需要的能力。

研究教師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接國科會或其它單位的計畫,進行研究並發表國際論文。他們還是可以去演講、口試、擔任期刊編輯、參與學會等等。

那碩博士學生怎麼辦呢?
博士班當然還是由研究教師負責,畢竟兩者的工作都是發表國際論文。
碩士班的學生可以由教學教師以開課的方式進行指導,例如由2~3位的教師共同開設4學期共8學分的論文研究法,其中教導學生研究的步驟與研究方法,並隨時給予諮詢。

提出教學與研究分開的想法,主要是因為社會整體知識水平的提高,人人都可以念大學,大學中所教授的課程也不再是艱澀難懂,一般人無法觸及的知識。
因此,大學教育不見得需要由知識的頂尖份子來教授,反而因為大學是踏入社會的基本門檻,應該要陪養學生具備進入社會的基本能力,而非取得艱澀知識的能力。

2010年6月18日

「老師,我不能沒有你」

  老師在我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能我很幸運,幾乎沒有遇過壞老師。前一篇文章我提到在學校學習老師本身的能力還是很重要,其實要讓一個學生有學習的動機、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老師並不一定要很會講課。我認同致吟在「知識的背後……」這篇文章的想法,老師敎的專業知識我會忘記,但是老師敎我的面對人生的態度我卻很少忘記。
  國中小我還有印象的老師們通常都是幫助我認識自己的老師,他們會認真的批改週記、作文,和我談論成績和功課以外的事。從小到大我的數學成績都慘不忍睹,但我不討厭數學,因為國中和高中我各遇到一個很好的數學老師,他們不是不重視數學成績和課本裡的知識,但是他們會說:「會不會解很難的數學問題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數學的基本概念、思考方式」、「數學不好也不會活不下去,但是做人失敗人生就完蛋」之類的話。可能有人會覺得,大學以前本來就是填鴨式教育,老師最重要的功能本來就不是專業知識,但是我覺得到了大學其實還是一樣。
  大學四年我也遇過幾個好老師,之所以稱他們是好老師,不否認其中有些人的教學非常出色,即使上課是純Lecture,大家都要把他的課程錄音下來,上課來現場聽一次、回家再重複聽幾次,因為這樣的老師上課幾乎不說廢話、每一句話都是帶你進入知識殿堂的重點(這樣講好像很誇張,但這是我真實的心情與感受);另外有些好老師是不太會上課的,上他的課不小心就會睡著的,但是他們都是好老師,為什麼呢?和前面提到的一樣,他們給的不只是課本裡的知識,有的老師告訴我們大學四年要好好把握什麼、要趁年輕的時候追逐自己的夢想;有的老師告訴我們做專業工作(在我們學校那就是臨床心理師)會遇到的困境、要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情。
  講這麼多,我想要說的其實是:就算網路上有很多知識、就算我有了動機自己就會去學習、就算只有同學開開讀書會我就能學到比去上課還要多的知識,我還是想要老師。因為老師可以超越課本、超越教材給我更多未來面對人生需要的知識。我一直覺得老師是課堂上的主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即使是整個學期都是學生在報告的課,老師也是策劃這一切的人,同樣的形式只要細節不同,學生能學到的東西也完全不同。只要能和學生溝通學生喜歡的方式、能夠接受學生的意見(有時候是不理性的批評),我實在找不到老師應該消失的理由。

2010年6月17日

上課方式

Lecture+PPT:

個經.總經.統計.會計---這些必修科目幾乎大部分都是老師利用PPT教學。PPT內容是一些課本裡面的重點。當老師教完一定章節的內容後,就會叫我們做作業,那些作業通常都是課本後的練習題。

Lecture+PPT+影片+(個人/分組)報告:

經濟發展---老師除了講課外,還會給一些有關內容的影片我們看,看完之後要我們寫下一些心得隨堂交給老師。然後我們要分成3-4人一組報告,報告的題目由我們組員之間來決定,報告時間是在期中跟期末。而報告的分數不是由老師來評分,是由組員之間的評分再加上台下同學的評分。

資源及環境經濟學---每個人都要翻譯一篇有關資源環境的英文新聞,然後在指定日期向全班同學報告,除了報告內容外,還可以說一些自己的想法或是自己聯想到的一些問題。在學生報告完畢後,老師會給時間台下的同學發問,而老師自己也會問報告者一些問題。

政治學---老師會在課堂上一邊講課一邊問學生問題,只要學生有舉手回答都會有加分(不論答案對還是錯),然後又會給學生一些問題,要求學生自己找出答案,當作作業的分數。

Lecture+PPT+討論+參訪:

基督思想與人生(通識)---老師在第一節課講解完內容後,就讓我們分組討論,每一組都會有一個組長(組長是教會的人),我們每個人都要向組員說出自己對內容的想法或問題,然後選出一個組員上台簡短報告一下。另外,還會有教會參訪的部分(佔成績的20%),如果選擇了去教會參訪,就可以不用期末考。但如果沒有去教會參訪的人,就要考期末考。

個人偏好:

Lecture的方式是我比較不喜歡的,因為老師在一直講課,我們不單止要一直聽,還要一直抄筆記,有時候就算聽了都沒有時間去思考,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

我比較喜歡看影片跟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因為看影片可以讓我印象比較深刻,而且看完影片後可以立即對一些問題寫下感想,會有一些自己思考的時間。同樣,小組討論的方式也是有經過自己的思考,這樣會比只是聽課的印象深刻。


大學時期上課方式整理

整理過後發現,現在的教學方法果然還是lecture當道,然後配合學校(還是政府?)的要求,加入多媒體素材:投影片。還有,我必須要說:就算是純Lecture有些老師上課還是能讓你「如沐春風」,每堂課都收獲滿滿;就算是看影片做報告,有的老師還是會讓你在他的課堂上「如坐針氈」,每堂課都度日如年,所以我是認為老師本身還是很重要的。

(一) 純Lecture:整個學期就是老師憑一己之力配合投影片等多媒體素材,在台上口沫橫飛,唯一的互動就是下課前的一句:「有沒有問題?」,然後這樣的問題通常都是有問沒答的結束。這樣的課有:憲法與人權、神經科學概論、精神醫學概論、學習理論、微積分、生理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知覺心理學、心理學統計方法、認知心理學。
(二) Lecture + 影片:其實還是老師的演講,只是其中一堂課是播影片。這樣的課有:語言矯治、特殊教育理論、文化人類學、軍訓。
(三) Lecture + 實作:這類的課通常都附帶實驗課,例如:生理學(含實驗)、心理學實驗法(含實驗)、口才學(每個人實際上台練習「口才」)、行為改變理論與技術、統計軟體應用(每堂課都有回家作業)、應用文(寫信、明信片、公文等)、問題思考與解決(基本上就是在解機智問答、最後報告是人生規劃)、心理測驗法(施測以及撰寫衡鑑報告)。
(四) Lecture + 報告:演戲也在這個範圍內,因為演戲其實也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分組報告。這樣的課有:婚姻與家庭諮商、台灣史、性格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社會學、兒童偏差行為、生涯諮商、社會心理學、國文。
(五) 還是Lecture,不過有讀物要在課前先讀過,這類課程通常是語文類的:例如新聞英文、英文閱讀與寫作、德文。
(六) 終於不是Lecture,這些課通常老師只有第一堂課和最後一堂課會說話,第一堂說明遊戲規則、最後一堂作學期總結。這樣的課有:電影心理學(每堂課看一部電影,看完後回去寫報告,寫完後貼到部落格,然後每個人都要看過班上其他人的文章,選擇5篇推薦)、簡報技巧分析與實作(每堂課選一個自己喜歡的主題上台做簡報)、服務學習(到醫院小兒科當義工陪小朋友玩或者觀測水質、做資源回收等等,最後做一個分組的心得報告)。


其實報告也分成很多種,有些報告你可以很混,到要交的前幾天再掰一掰就可以完成、有些報告卻要花你一整個學期的時間去完成,我覺得報告就是一個很有變化的教學方法,它讓學生自己去學去摸索。要讓Lecture完全消失不容易其實也不是必要,我們要學一門學科通常都需要「師父領進門」,有些概念和引發一些動機後才會有自主學習。如果想要讓老師的個人因素(例如老師本身口才不佳、剛毅木訥、說話有鄉音)降到最低,可以盡量減少老師講課的部份,用有趣的教材、不同形式的報告來讓學生自己去補足其所需的知識。

課程經驗

  我的課程經驗大致上分為兩種:傳統式與討論式。

  傳統式就如Lecture一樣,為有個「講授者」在台上講解,而台下吸收、提問。似乎每一個課程都免不了這個步驟,目前為止我還沒有上過任何一個課程是完全可以拋棄這種方式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有無分組其實都是一樣,純粹的「聽」與「回」,即使是讓同學上台報告、導讀,對於台下的同學也仍然只是Lecture的模式而已。值得一提的是,現今的教學大多偏向PPT,也認為這樣的好處較多,但我卻剛好相反,比較喜歡黑板。雖然使用黑板會增加一些時間,粉筆灰對身體也不好,只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用黑板寫字的同時,學生的注意力相對會增加。使用黑板時,通常比較能夠把台下的人拉進想建構的世界或觀念裡(藉由在寫字的同時,學生也能一個字一個字讀),若具體一些形容的話,大概可以想像在看電影時,字幕一次出現一排跟像打字機效果一樣一個字一個字出現的差異。這是對於Lecture我覺得比較想特別提的地方。

  另外是討論式。討論式一定會有團體及分組的行為,這樣的課程我自己來說以史學方法跟教育社會學比較有感覺。

  史學方法:老師通常會先給同學們作業,如東漢帝國為何滅亡,請參照錢穆、谷川道雄的論點,並探討為何他們會做出這樣的結論。同學們花約兩個星期的時間做出書面報告後,緊接著上台報告,每個報告組會有一個相對的評論組(因為通常不會有同學主動做出評論、問題)。每一組必須先做好準備,及認真聽其他同學的報告做出提問,在這樣的過程中的確會學到不少東西,而老師會在最後做出總結,告訴大家她真正想要表達的,以及希望我們從中學習到的東西。另外,之後的報告裡,每組不僅要做出評論,自己也必須寫下心得課後繳交,確保每個人都認真聽講。

  社會教育學:社會教育學其實比較偏向Lecture的方式,但由於老師個人魅力及經驗的關係,上課有趣且充實,會舉出相當多的生活實例來配合,每堂課大概會有一兩個小問題讓每組討論(約3-5分鐘),接著讓自願回答的組別發表。那些問題都是非常開放式的問題,我想目的是為了讓同學更加融入,以及提振精神。

  我想,在教學上Lecture是不可能拋棄掉的。注重的點應該在如何讓Lecture變得精彩、吸引人,同時有效果、效率地達到目的(教學設計、團體討論等),所以我認為這和老師本人的教學風格以及方法有絕對的關係。環境、器材、內容都是教學可以利用,且深刻影響教學的因素,這是我在台灣上了近20年學校課程的心得XD

2010年6月16日

過去上過的課程

Lecture
中文系的課程幾乎全部都由老師一人講課,同學就負責聽課和抄筆記,與老師不會有什麼互動,評量方式就是有期中和期末考,加上不少的報告,主要就是一人為主的課程,少有分組的報告。
這樣的上課方式,學生能吸收到的知識有限,一方面與授課老師的用心程度相關,另一方面又與學生的吸收積極度有關,如果只是在課堂上睡覺或是聊天,當然不會有任何幫助,下了課也幾乎不會有人主動去搜尋老師沒有教到的部分,學生是處於被動學習者的角色。

PPT教學
不論是通識或是系上的課,幾乎老師都會用ppt來教學,雖然授課內容一目瞭然,但其實就與老師用講的方式是大同小異,聽課聽沒多久依然瞌睡蟲爬上身,照樣夢周公去,學生同樣是被動學習者的角色。
ppt教學模式似乎是現今教授教課的必然方式,省去了教授寫黑板的時間,也減少吸入粉筆灰的機會,但事實上教學模式同樣千篇一律,老師依舊是課堂上的主角,同學們都是觀眾,在台下看著老師一人在講台上唱獨腳戲,每當老師丟問題給學生時,往往就是靜默的時刻,教室依然一片死寂,ppt的出現,對於學習效果似乎未有太大的幫助。

其他
1.現代戲劇欣賞及習作
一開始同樣由老師講課,但期末會有戲劇表演,要自己先創作一本劇本,接著當自己劇本的導演,並找尋演員與指導演員的動作與表情,以向全班詮釋自己所創的劇作。
由於有戲劇表演的實際演練,才能對戲劇多少有進一步的認識,如果只是光聽老師的講課,是無法學到舞台上的燈控、音控與走位,如此的上課方式也比較有趣。

2.四書、荀子
每堂課老師都會先講課,只是在下課前10幾分鐘,便會出一些問題讓同學們互相討論,並發表意見,但是大家總是低頭不語,假裝沒有討論這回事,主動表達意見的學生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往往都是由老師點人來強制回答問題,不然課堂上都是一片沉寂。
這樣的上課方式,就會強迫我們去思考,而不是呆呆的坐在位子上看老師一人唱獨角戲,只要腦袋有思考,加上隨時可能會被老師點到名,幾乎很難在課堂上打瞌睡,至少可以降低學生打瞌睡的機率。

3.古典劇本選讀
老師會花一堂課的時間講課,另一堂就播放有關古典戲曲的影片讓大家欣賞,等於是藉由影片的輔助來讓我們更加清楚古代戲曲各個劇種的不同面貌。
有了影片的輔助教學,有強化視覺印象的效果,比書上寫的或是老師用口頭講的都要來得加深印象,而且是放影片,聲光俱佳,讓同學也不容易睡著。

2010年6月15日

閒聊我過去的課程經驗

因為我大學時期的整體出席率大概只有30~40%,再加上年代久遠,多數的課我實在都想不起來了,因此我只略提幾個我有印象而且比較有趣的課程。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和心理測驗這兩門課上法很像,大抵上都是團體分組,然後自己找出研究的主題,探討文獻,設計問卷,跑統計,然後做期末報告,整體感覺很像是完成一本碩論一樣。

雖然這兩門課很像,團體討論我都有出席,報告我也都有貢獻,但我的上課出席率還是有很大的差異。仔細探討,這種方法學的課,最重要的就是有明確的步驟和進度,老師事先規畫好要上的課程,然後讓學生回去就完成這個部份,下一次就是驗收和教下一個步驟,這樣上起來就會覺得很充實,研究也比較踏實,團體討論時也有具體的目標,作業也有明確的評分。

這兩門課當中,有明確步驟的那門課我們在第二週就已經把題目訂出來了,而另一門居然拖到第一學期結束時還沒有定論,搞到最後文獻探討和問卷結果同時寫,實在很慘阿。

另一種是有類實作的課,不是實習喔。
"社會團體工作"和"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這兩門課,老師都有安排類似實作的課程。像是團體的課,有先分組(約10人一組),然後安排4~5週的時間,由團體自己訂定團體目標,然後設計並進行活動,老師會輪流錄影每組的活動,然後拿出來和全班討論。社區的課以是團體分組,然後要親自去探訪一個社區,做出一篇類似採訪的報告。

團體的課我覺得很好玩,親自體驗團體動力,自己設計活動帶團體,然後自己在團體中也感受到成長,我覺得很受用。但社區的課我們卻是吃足了苦頭,因為要實際採訪瞭解一個陌生的社區其實並不容易,組員間在社區所看到的東西也不同,如何呈現與報告也相當辛苦。這個類實習的過程讓我深刻體驗,社區營造是相當困難的任務,要真正的建立出社區文化,那需要天大的幸運。

相比較而言,我覺得研究所的課程就無聊多了。
研究所的課程大多數的課都是由學生輪流報告指定的章節或是papers,少數的課程是把資料發下去,讓學生念過後來課堂討論,極少數的課程是由老師講解授課。

或許是因為我是很不認真的學生的關係,我真的很不喜歡研究所這種上課的方式。
通常在輪流報告的狀況下,我都只會念好自己的章節,盡力的準備自己的報告,然後隨意的聽別人報告,所以結論是我對那門課並不會有完整的瞭解。
然後在需要預先讀完許多讀物再去討論的那種狀況下,我通常都是啥也沒讀就去了,然後發現多數的人也沒讀。

我自己對於研究所的理解是這樣的,我認為研究所應該是培養學生獨立研究的能力,
因此在課程設計上應該要具備以大看小,以及以小看大這兩項特色才是,
既要能夠瞭解整體而基礎的概念,又要能看出小細節所造成的影響。
閱讀paper或許是個方法,但我認為培養學生從一篇paper中看到更大的概念,找出研究的目的,發現延申的架構,看出研究的價值,遠比要求學生閱讀龐大的papers有用。

2010年6月11日

一點點分享

我想起一個讓我對英文徹底改觀的老師,當然,是往好的方面。儘管是一個補習班老師,他卻從來不教我們一些課本上那很僵硬的文法跟片語,他認為學生從學校老師那就能學會這些,他只在乎我們對英文有沒有興趣,並分享英文在他生命中的角色。我覺得是受用無窮的,英文從一門學科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並且我還可以利用它去學我感興趣的,去體會不同的生活(像交換學生那年)。這是真正在生命中獲得了什麼,而不僅僅是為期半年一年的短暫知識。

前面幾位都說得很對,老師該有的作用我都同意,但更是認為,老師應該要彌補學生的不足,學生單方面做不到的,就該是老師所負責的。拿對學科的興趣來講,我想這是學生個人的動機,而不太算是老師的責任,老師的魅力跟能力可以讓上課更充實更吸引人,卻不能說是提高學生的興趣。學生辦不到的,像是課程的規劃、進度的掌握、生命經驗的分享、知識的生活應用、為彼此等公正平等的分數等等,就必須由老師來承擔。其中我認為生命經驗的分享是最不可或缺的,儘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都曾感到迷惘困惑,但至少我們可以從老師走過的路去學到些什麼,多一些準備,少犯一些錯,少繞一點遠路,都是值得的。

個人感想

有時候一個學生對科目的興趣或自主學習的動機,是可以被老師影響。如果那個老師上課很風趣幽默,能夠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得到學生的認同。那麼學生就會留心聽課,覺得學習是可以開心有趣的。但如果把老師變成輔助角色,要學生自己找資料學習,他們對該科目的興趣就可能不會那麼大,興趣下降就自然不會有自主學習的動機。

我認為老師的角色,除了是知識上的傳遞,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功能,例如教導學生如何有正面的人生觀、協助學生發揮潛能等師生關係中存有關愛溝通。當學生在知識上有問題時才找老師,老師對學生的互動就變少了,關係變得比較冷漠。 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知識雖然重要,但不是全部,老師還有其他方面是值得讓學生學習的。

我覺得適當的科技是絕對能夠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但如果太多科技的時候,就容易讓人與人間產生隔閡,缺乏人際關係及溝通能力,這些東西都不是科技能帶給我們的,所以科技不是越多就越好。有時候太著重科技,反而會令我們原有的本能或優點退化。


2010年6月10日

改革教育的本質,是條漫長的道路

教育是百年大業,在體制上不是一朝一夕而成,而是經年累月成如今的傳統,從先秦時代孔子以來,教育就是由老師帶著學生,慢慢開導他們、啟發他們,跟著老師的腳步一點一滴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是因材施教,他不是填鴨式的塞入一堆知識給學生,他要教導學生們學會舉一反三而非囫圇吞棗,所以重視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如果一個學生沒有一顆勤奮向學的心,縱使老師口沫橫飛依舊枉然,給予再多的知識依然無法被學生吸收,但曾幾何時,我們的教育方法早已變了調,學生不再是主動學習的角色了。

尊師重道,一直以來深刻烙印在接受儒家薰陶下的國人心中,也因為如此,大家似乎都將老師捧在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認為學習如果沒有老師作為主要的幫助角色,好像就不能稱作是學習了,如果沒有老師的教導,我們就如同脫韁的野馬,不知何去何從,只能跌跌撞撞的碰碰運氣,僥倖的話就能自學成功,若不幸的話,可能會是事倍功半,以至於大家對於老師是越來越依賴,好像沒有老師,就稱不上是上課,對於自學得來的知識,往往沒有足夠的自信,認為自己所學的就是正確的知識,畢竟大家從小到大的觀念就是「我們老師就是這樣說的啊」,認為老師說的東西就是真理,是不容質疑。

如果想要現在就突然抽離老師的角色,我相信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是根深蒂固的觀念,要想在一夕之間扭轉,可以說是難如登天,必須一步一步慢慢的進行,由老師帶著學生們自主學習,教他們如何自學,老師們以漸進式的方式將自己在學習上的學問供應者角色,逐漸轉成輔助學問的被動者角色,讓學生慢慢習慣這樣的教學模式,才有辦法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