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去聽了「Creating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Digital Natives」演講。
這場演講的對象要當TA的人。
它的重點大約是:
(1)現在的孩子是Digital Natives,他們在充滿Digital的環境中長大;
而我們是Digital immigrant,研究顯示他們的腦結構和我們很不同,
因此我們不能再用傳統千篇一律的lecturing的方式幫他們上課。
他舉了一個learning pyramid,說明增進學習意圖的程度,
這個金字塔的最頂端就是lecturing,兩週後只會增加5%的學習意圖;
而group discussion卻能增加50%的學習意圖。
(2)講者把知識分成Legacy和future兩種:
Legacy的知識為the old content is still required in order to live and work in today's world.例如:哲學家的思想、孔孟學說(它們還是很重要),但有些會像拉丁文、希臘文一樣,變得沒有以前那麼重要了。
Future的知識為new content which is require to move forward in order to handle the new challenge yet unseen.這樣的知識是dynamic的。
對我們要教導的對象而言,他們較需要而且較喜歡的會是Future的知識。
(3)我們現在使用手機、開車、使用電腦,但是我們都不知道它們究竟是怎麼運作的,我們不知道手機裡的什麼構造讓我們可以打電話、不知道引擎蓋裡面發生了什麼讓我們的車子能動,但重要的是HOW TO USE IT。所以他提出和老師之前講過很類似的看法,就是使用GOOGLE,他要知道如何得到資訊。
作者也提到科技不斷進步,所以我們也將擁有更多的學習方法(這邊他沒有深入講,只是提說:像我們現在有投影機之類的)。
(4)講者最後提出Game-Based Learning(GBL):
他認為在遊戲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應該把遊戲(尤其是digital games和學習結合,如此可以提升這些digital natives的學習動機。
講者認為批判性思考、團體溝通、debate、decision making和social interaction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些都不是傳統「老師在台上一直講、想要把書塞進你腦中、要你把書本裡的東西通通背起來」可以做到的。
另外他還提到:我們應該多給學生feedback,傳統方式給的feedback太少,就只有期中考和期末考兩次。相信大家不會希望你的醫生也只給你兩次feedback:一次是你去看醫生、一次是你要死的時候他跟你講你要死了。(我滿喜歡他的比喻所以寫出來跟大家分享,哈哈!)
基本上他提的想法和概念和老師之前提的差不多,感覺沒有什麼新的,大概就是這樣嘍!
(因為它是全英文沒有翻譯,如果我有漏掉什麼或者哪個地方有記錯,再麻煩慈恩幫我補充,謝謝!)
---
第(3)點
回覆刪除講者有提到 他相信Ipad以後將會用於learning
還有一些self-learning的科技會出現.
他有隨便舉了一個例子
他想像電話以後可能會變成只是一個耳機的東西
然後可以從眼的前方看見屏幕 在屏幕能看到上網的東西
(應該大約是這樣吧~)
他說我們可以嘗試去想像 科技能對我們學習有怎樣的影響
他說的都跟老師差不多吧~
另外,我在中間休息的期間
不小心地聽到2個人的對話(我猜他們應該是老師吧)
其中一個人說 如果學生原本就不積極 對這些遊戲沒有興趣的話
他們要怎樣提升學生的興趣
他(那個人)覺得問題是在於學生身上
還有我在最後的遊戲當中也有點體會
我們5個人一組 當中有3個男生他們原本就是同學
剩下的就是我跟另外一個崑山的男生
在遊戲當中 那3個男生就一齊商討要怎樣達到遊戲的目標
但是我跟那個崑山的男生就很難投入他們裡面
結果 我們是各自做各的 也是沒有發揮到團隊的合作.....
可不可以介紹一下講者? 名字啦、背景啦、哪裡人...
回覆刪除講者是Dr. Christopher Johnson,
回覆刪除(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NIDA), School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ailand)
補充一下learning pyramid
回覆刪除單靠lecture,學習的效果只有5%
discussion則有50%
learning by doing可以強化到70%
最下層,占最多比例,效果也最好的則是
by teaching others可達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