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3日
我希望大學教授未來的改變方向
現在大學教授的主要的例行工作內容為研究、教學、帶研究生這三項。在不兼行政職的狀況下,教授們不但每年要產出一定量和水準的國際期刊論文,負責指導碩博士生的論文與研究,還要負責2門課的教學。
其它非例行性的工作還有演講、協助評薦、審查、擔任口試委員、擔任期刊編輯、寫書等等。
因此,許多教授都是忙得分身乏術,難免顧此失彼。
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求教授們要重新設計教材、關心學生需求、提高學生學習動機、時時關切研究生的進度,我想也實在太刻求。
因此,我認為大學教授的工作可以劃分為教學與研究兩大項,分別由教學教師與研究教師來擔任。
教學教師主要的工作就是教學,因此他們不需要有國外的高學歷,也不需要具備獨立研究的能力,相反的,他們反而應該需要具備在業界工作的經驗,良好的授課技巧,以及教學的熱忱。讓學生在進入職場時,可以具備社會與企業真正需要的能力。
研究教師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接國科會或其它單位的計畫,進行研究並發表國際論文。他們還是可以去演講、口試、擔任期刊編輯、參與學會等等。
那碩博士學生怎麼辦呢?
博士班當然還是由研究教師負責,畢竟兩者的工作都是發表國際論文。
碩士班的學生可以由教學教師以開課的方式進行指導,例如由2~3位的教師共同開設4學期共8學分的論文研究法,其中教導學生研究的步驟與研究方法,並隨時給予諮詢。
提出教學與研究分開的想法,主要是因為社會整體知識水平的提高,人人都可以念大學,大學中所教授的課程也不再是艱澀難懂,一般人無法觸及的知識。
因此,大學教育不見得需要由知識的頂尖份子來教授,反而因為大學是踏入社會的基本門檻,應該要陪養學生具備進入社會的基本能力,而非取得艱澀知識的能力。
2010年6月18日
「老師,我不能沒有你」
國中小我還有印象的老師們通常都是幫助我認識自己的老師,他們會認真的批改週記、作文,和我談論成績和功課以外的事。從小到大我的數學成績都慘不忍睹,但我不討厭數學,因為國中和高中我各遇到一個很好的數學老師,他們不是不重視數學成績和課本裡的知識,但是他們會說:「會不會解很難的數學問題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數學的基本概念、思考方式」、「數學不好也不會活不下去,但是做人失敗人生就完蛋」之類的話。可能有人會覺得,大學以前本來就是填鴨式教育,老師最重要的功能本來就不是專業知識,但是我覺得到了大學其實還是一樣。
大學四年我也遇過幾個好老師,之所以稱他們是好老師,不否認其中有些人的教學非常出色,即使上課是純Lecture,大家都要把他的課程錄音下來,上課來現場聽一次、回家再重複聽幾次,因為這樣的老師上課幾乎不說廢話、每一句話都是帶你進入知識殿堂的重點(這樣講好像很誇張,但這是我真實的心情與感受);另外有些好老師是不太會上課的,上他的課不小心就會睡著的,但是他們都是好老師,為什麼呢?和前面提到的一樣,他們給的不只是課本裡的知識,有的老師告訴我們大學四年要好好把握什麼、要趁年輕的時候追逐自己的夢想;有的老師告訴我們做專業工作(在我們學校那就是臨床心理師)會遇到的困境、要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情。
講這麼多,我想要說的其實是:就算網路上有很多知識、就算我有了動機自己就會去學習、就算只有同學開開讀書會我就能學到比去上課還要多的知識,我還是想要老師。因為老師可以超越課本、超越教材給我更多未來面對人生需要的知識。我一直覺得老師是課堂上的主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即使是整個學期都是學生在報告的課,老師也是策劃這一切的人,同樣的形式只要細節不同,學生能學到的東西也完全不同。只要能和學生溝通學生喜歡的方式、能夠接受學生的意見(有時候是不理性的批評),我實在找不到老師應該消失的理由。
2010年6月17日
上課方式
Lecture+PPT:
個經.總經.統計.會計---這些必修科目幾乎大部分都是老師利用PPT教學。PPT內容是一些課本裡面的重點。當老師教完一定章節的內容後,就會叫我們做作業,那些作業通常都是課本後的練習題。
Lecture+PPT+影片+(個人/分組)報告:
經濟發展---老師除了講課外,還會給一些有關內容的影片我們看,看完之後要我們寫下一些心得隨堂交給老師。然後我們要分成3-4人一組報告,報告的題目由我們組員之間來決定,報告時間是在期中跟期末。而報告的分數不是由老師來評分,是由組員之間的評分再加上台下同學的評分。
資源及環境經濟學---每個人都要翻譯一篇有關資源環境的英文新聞,然後在指定日期向全班同學報告,除了報告內容外,還可以說一些自己的想法或是自己聯想到的一些問題。在學生報告完畢後,老師會給時間台下的同學發問,而老師自己也會問報告者一些問題。
政治學---老師會在課堂上一邊講課一邊問學生問題,只要學生有舉手回答都會有加分(不論答案對還是錯),然後又會給學生一些問題,要求學生自己找出答案,當作作業的分數。
Lecture+PPT+討論+參訪:
基督思想與人生(通識)---老師在第一節課講解完內容後,就讓我們分組討論,每一組都會有一個組長(組長是教會的人),我們每個人都要向組員說出自己對內容的想法或問題,然後選出一個組員上台簡短報告一下。另外,還會有教會參訪的部分(佔成績的20%),如果選擇了去教會參訪,就可以不用期末考。但如果沒有去教會參訪的人,就要考期末考。
個人偏好:
純Lecture的方式是我比較不喜歡的,因為老師在一直講課,我們不單止要一直聽,還要一直抄筆記,有時候就算聽了都沒有時間去思考,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
我比較喜歡看影片跟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因為看影片可以讓我印象比較深刻,而且看完影片後可以立即對一些問題寫下感想,會有一些自己思考的時間。同樣,小組討論的方式也是有經過自己的思考,這樣會比只是聽課的印象深刻。
大學時期上課方式整理
(一) 純Lecture:整個學期就是老師憑一己之力配合投影片等多媒體素材,在台上口沫橫飛,唯一的互動就是下課前的一句:「有沒有問題?」,然後這樣的問題通常都是有問沒答的結束。這樣的課有:憲法與人權、神經科學概論、精神醫學概論、學習理論、微積分、生理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知覺心理學、心理學統計方法、認知心理學。
(二) Lecture + 影片:其實還是老師的演講,只是其中一堂課是播影片。這樣的課有:語言矯治、特殊教育理論、文化人類學、軍訓。
(三) Lecture + 實作:這類的課通常都附帶實驗課,例如:生理學(含實驗)、心理學實驗法(含實驗)、口才學(每個人實際上台練習「口才」)、行為改變理論與技術、統計軟體應用(每堂課都有回家作業)、應用文(寫信、明信片、公文等)、問題思考與解決(基本上就是在解機智問答、最後報告是人生規劃)、心理測驗法(施測以及撰寫衡鑑報告)。
(四) Lecture + 報告:演戲也在這個範圍內,因為演戲其實也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分組報告。這樣的課有:婚姻與家庭諮商、台灣史、性格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社會學、兒童偏差行為、生涯諮商、社會心理學、國文。
(五) 還是Lecture,不過有讀物要在課前先讀過,這類課程通常是語文類的:例如新聞英文、英文閱讀與寫作、德文。
(六) 終於不是Lecture,這些課通常老師只有第一堂課和最後一堂課會說話,第一堂說明遊戲規則、最後一堂作學期總結。這樣的課有:電影心理學(每堂課看一部電影,看完後回去寫報告,寫完後貼到部落格,然後每個人都要看過班上其他人的文章,選擇5篇推薦)、簡報技巧分析與實作(每堂課選一個自己喜歡的主題上台做簡報)、服務學習(到醫院小兒科當義工陪小朋友玩或者觀測水質、做資源回收等等,最後做一個分組的心得報告)。
其實報告也分成很多種,有些報告你可以很混,到要交的前幾天再掰一掰就可以完成、有些報告卻要花你一整個學期的時間去完成,我覺得報告就是一個很有變化的教學方法,它讓學生自己去學去摸索。要讓Lecture完全消失不容易其實也不是必要,我們要學一門學科通常都需要「師父領進門」,有些概念和引發一些動機後才會有自主學習。如果想要讓老師的個人因素(例如老師本身口才不佳、剛毅木訥、說話有鄉音)降到最低,可以盡量減少老師講課的部份,用有趣的教材、不同形式的報告來讓學生自己去補足其所需的知識。
課程經驗
我的課程經驗大致上分為兩種:傳統式與討論式。
傳統式就如Lecture一樣,為有個「講授者」在台上講解,而台下吸收、提問。似乎每一個課程都免不了這個步驟,目前為止我還沒有上過任何一個課程是完全可以拋棄這種方式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有無分組其實都是一樣,純粹的「聽」與「回」,即使是讓同學上台報告、導讀,對於台下的同學也仍然只是Lecture的模式而已。值得一提的是,現今的教學大多偏向PPT,也認為這樣的好處較多,但我卻剛好相反,比較喜歡黑板。雖然使用黑板會增加一些時間,粉筆灰對身體也不好,只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用黑板寫字的同時,學生的注意力相對會增加。使用黑板時,通常比較能夠把台下的人拉進想建構的世界或觀念裡(藉由在寫字的同時,學生也能一個字一個字讀),若具體一些形容的話,大概可以想像在看電影時,字幕一次出現一排跟像打字機效果一樣一個字一個字出現的差異。這是對於Lecture我覺得比較想特別提的地方。
另外是討論式。討論式一定會有團體及分組的行為,這樣的課程我自己來說以史學方法跟教育社會學比較有感覺。
史學方法:老師通常會先給同學們作業,如東漢帝國為何滅亡,請參照錢穆、谷川道雄的論點,並探討為何他們會做出這樣的結論。同學們花約兩個星期的時間做出書面報告後,緊接著上台報告,每個報告組會有一個相對的評論組(因為通常不會有同學主動做出評論、問題)。每一組必須先做好準備,及認真聽其他同學的報告做出提問,在這樣的過程中的確會學到不少東西,而老師會在最後做出總結,告訴大家她真正想要表達的,以及希望我們從中學習到的東西。另外,之後的報告裡,每組不僅要做出評論,自己也必須寫下心得課後繳交,確保每個人都認真聽講。
社會教育學:社會教育學其實比較偏向Lecture的方式,但由於老師個人魅力及經驗的關係,上課有趣且充實,會舉出相當多的生活實例來配合,每堂課大概會有一兩個小問題讓每組討論(約3-5分鐘),接著讓自願回答的組別發表。那些問題都是非常開放式的問題,我想目的是為了讓同學更加融入,以及提振精神。
我想,在教學上Lecture是不可能拋棄掉的。注重的點應該在如何讓Lecture變得精彩、吸引人,同時有效果、效率地達到目的(教學設計、團體討論等),所以我認為這和老師本人的教學風格以及方法有絕對的關係。環境、器材、內容都是教學可以利用,且深刻影響教學的因素,這是我在台灣上了近20年學校課程的心得XD
2010年6月16日
過去上過的課程
中文系的課程幾乎全部都由老師一人講課,同學就負責聽課和抄筆記,與老師不會有什麼互動,評量方式就是有期中和期末考,加上不少的報告,主要就是一人為主的課程,少有分組的報告。
這樣的上課方式,學生能吸收到的知識有限,一方面與授課老師的用心程度相關,另一方面又與學生的吸收積極度有關,如果只是在課堂上睡覺或是聊天,當然不會有任何幫助,下了課也幾乎不會有人主動去搜尋老師沒有教到的部分,學生是處於被動學習者的角色。
PPT教學
不論是通識或是系上的課,幾乎老師都會用ppt來教學,雖然授課內容一目瞭然,但其實就與老師用講的方式是大同小異,聽課聽沒多久依然瞌睡蟲爬上身,照樣夢周公去,學生同樣是被動學習者的角色。
ppt教學模式似乎是現今教授教課的必然方式,省去了教授寫黑板的時間,也減少吸入粉筆灰的機會,但事實上教學模式同樣千篇一律,老師依舊是課堂上的主角,同學們都是觀眾,在台下看著老師一人在講台上唱獨腳戲,每當老師丟問題給學生時,往往就是靜默的時刻,教室依然一片死寂,ppt的出現,對於學習效果似乎未有太大的幫助。
其他
1.現代戲劇欣賞及習作
一開始同樣由老師講課,但期末會有戲劇表演,要自己先創作一本劇本,接著當自己劇本的導演,並找尋演員與指導演員的動作與表情,以向全班詮釋自己所創的劇作。
由於有戲劇表演的實際演練,才能對戲劇多少有進一步的認識,如果只是光聽老師的講課,是無法學到舞台上的燈控、音控與走位,如此的上課方式也比較有趣。
2.四書、荀子
每堂課老師都會先講課,只是在下課前10幾分鐘,便會出一些問題讓同學們互相討論,並發表意見,但是大家總是低頭不語,假裝沒有討論這回事,主動表達意見的學生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往往都是由老師點人來強制回答問題,不然課堂上都是一片沉寂。
這樣的上課方式,就會強迫我們去思考,而不是呆呆的坐在位子上看老師一人唱獨角戲,只要腦袋有思考,加上隨時可能會被老師點到名,幾乎很難在課堂上打瞌睡,至少可以降低學生打瞌睡的機率。
3.古典劇本選讀
老師會花一堂課的時間講課,另一堂就播放有關古典戲曲的影片讓大家欣賞,等於是藉由影片的輔助來讓我們更加清楚古代戲曲各個劇種的不同面貌。
有了影片的輔助教學,有強化視覺印象的效果,比書上寫的或是老師用口頭講的都要來得加深印象,而且是放影片,聲光俱佳,讓同學也不容易睡著。
2010年6月15日
閒聊我過去的課程經驗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和心理測驗這兩門課上法很像,大抵上都是團體分組,然後自己找出研究的主題,探討文獻,設計問卷,跑統計,然後做期末報告,整體感覺很像是完成一本碩論一樣。
雖然這兩門課很像,團體討論我都有出席,報告我也都有貢獻,但我的上課出席率還是有很大的差異。仔細探討,這種方法學的課,最重要的就是有明確的步驟和進度,老師事先規畫好要上的課程,然後讓學生回去就完成這個部份,下一次就是驗收和教下一個步驟,這樣上起來就會覺得很充實,研究也比較踏實,團體討論時也有具體的目標,作業也有明確的評分。
這兩門課當中,有明確步驟的那門課我們在第二週就已經把題目訂出來了,而另一門居然拖到第一學期結束時還沒有定論,搞到最後文獻探討和問卷結果同時寫,實在很慘阿。
另一種是有類實作的課,不是實習喔。
"社會團體工作"和"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這兩門課,老師都有安排類似實作的課程。像是團體的課,有先分組(約10人一組),然後安排4~5週的時間,由團體自己訂定團體目標,然後設計並進行活動,老師會輪流錄影每組的活動,然後拿出來和全班討論。社區的課以是團體分組,然後要親自去探訪一個社區,做出一篇類似採訪的報告。
團體的課我覺得很好玩,親自體驗團體動力,自己設計活動帶團體,然後自己在團體中也感受到成長,我覺得很受用。但社區的課我們卻是吃足了苦頭,因為要實際採訪瞭解一個陌生的社區其實並不容易,組員間在社區所看到的東西也不同,如何呈現與報告也相當辛苦。這個類實習的過程讓我深刻體驗,社區營造是相當困難的任務,要真正的建立出社區文化,那需要天大的幸運。
相比較而言,我覺得研究所的課程就無聊多了。
研究所的課程大多數的課都是由學生輪流報告指定的章節或是papers,少數的課程是把資料發下去,讓學生念過後來課堂討論,極少數的課程是由老師講解授課。
或許是因為我是很不認真的學生的關係,我真的很不喜歡研究所這種上課的方式。
通常在輪流報告的狀況下,我都只會念好自己的章節,盡力的準備自己的報告,然後隨意的聽別人報告,所以結論是我對那門課並不會有完整的瞭解。
然後在需要預先讀完許多讀物再去討論的那種狀況下,我通常都是啥也沒讀就去了,然後發現多數的人也沒讀。
我自己對於研究所的理解是這樣的,我認為研究所應該是培養學生獨立研究的能力,
因此在課程設計上應該要具備以大看小,以及以小看大這兩項特色才是,
既要能夠瞭解整體而基礎的概念,又要能看出小細節所造成的影響。
閱讀paper或許是個方法,但我認為培養學生從一篇paper中看到更大的概念,找出研究的目的,發現延申的架構,看出研究的價值,遠比要求學生閱讀龐大的papers有用。
2010年6月11日
一點點分享
前面幾位都說得很對,老師該有的作用我都同意,但更是認為,老師應該要彌補學生的不足,學生單方面做不到的,就該是老師所負責的。拿對學科的興趣來講,我想這是學生個人的動機,而不太算是老師的責任,老師的魅力跟能力可以讓上課更充實更吸引人,卻不能說是提高學生的興趣。學生辦不到的,像是課程的規劃、進度的掌握、生命經驗的分享、知識的生活應用、為彼此等公正平等的分數等等,就必須由老師來承擔。其中我認為生命經驗的分享是最不可或缺的,儘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都曾感到迷惘困惑,但至少我們可以從老師走過的路去學到些什麼,多一些準備,少犯一些錯,少繞一點遠路,都是值得的。
個人感想
有時候一個學生對科目的興趣或自主學習的動機,是可以被老師影響。如果那個老師上課很風趣幽默,能夠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得到學生的認同。那麼學生就會留心聽課,覺得學習是可以開心有趣的。但如果把老師變成輔助角色,要學生自己找資料學習,他們對該科目的興趣就可能不會那麼大,興趣下降就自然不會有自主學習的動機。
我認為老師的角色,除了是知識上的傳遞,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功能,例如教導學生如何有正面的人生觀、協助學生發揮潛能等… 師生關係中存有關愛溝通。當學生在知識上有問題時才找老師,老師對學生的互動就變少了,關係變得比較冷漠。 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知識雖然重要,但不是全部,老師還有其他方面是值得讓學生學習的。
我覺得適當的科技是絕對能夠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但如果太多科技的時候,就容易讓人與人間產生隔閡,缺乏人際關係及溝通能力,這些東西都不是科技能帶給我們的,所以科技不是越多就越好。有時候太著重科技,反而會令我們原有的本能或優點退化。
2010年6月10日
改革教育的本質,是條漫長的道路
尊師重道,一直以來深刻烙印在接受儒家薰陶下的國人心中,也因為如此,大家似乎都將老師捧在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認為學習如果沒有老師作為主要的幫助角色,好像就不能稱作是學習了,如果沒有老師的教導,我們就如同脫韁的野馬,不知何去何從,只能跌跌撞撞的碰碰運氣,僥倖的話就能自學成功,若不幸的話,可能會是事倍功半,以至於大家對於老師是越來越依賴,好像沒有老師,就稱不上是上課,對於自學得來的知識,往往沒有足夠的自信,認為自己所學的就是正確的知識,畢竟大家從小到大的觀念就是「我們老師就是這樣說的啊」,認為老師說的東西就是真理,是不容質疑。
如果想要現在就突然抽離老師的角色,我相信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是根深蒂固的觀念,要想在一夕之間扭轉,可以說是難如登天,必須一步一步慢慢的進行,由老師帶著學生們自主學習,教他們如何自學,老師們以漸進式的方式將自己在學習上的學問供應者角色,逐漸轉成輔助學問的被動者角色,讓學生慢慢習慣這樣的教學模式,才有辦法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學校與學習
2010年6月8日
知識的背後......
我先生的妹妹正在苦惱著要不要辭掉她現在的工作,
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目前才工作了八個月而已,職位是總經理秘書。
但她進公司的3個月後,總經理就要她獨自負責某展覽的全部事項,包括了場地、美編、文宣、產品、各部門的聯絡統整等等。
然後就開始了她與各部門及其他協力公司,不斷獨立周旋爭吵的職場生活。
直到她現在幾乎撐不下去。
我先生認為,能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事,負責一項活動,和其他部門公司溝通,是個很好的機會,就算辛苦,就算展覽失敗,也不該辜負主管的厚愛,怎可辭職?!
但我認為,在能力經驗不足,沒有權責,沒有指導的情況下,獨力完成負責一項代表公司的活動,就算成功,除了有成就感之外,其實也幾乎沒有從中學習到什麼。
沒有可以學習的人,沒有一起相互成長的對象,沒有可以師法的公司體制,再怎麼自由揮灑,留著何用?!
回到學習,我認為其實教師的角色,和公司的主管很像。
用主管類比教師的角色,或許會清楚一些。
從國小到高中,每個班級都有導師,學校對於各個導師帶班的方式也多予尊重,因此,導師的風格會大大的影響了班級的風氣。
到了大學,每個大學教授幾乎都有自己的經費、研究室和研究生,規模大一點的就像是自己的公司一樣。
我認為,想要學習是人的本能。
我們都會希望從自己的主管或是工作經驗中學到點甚麼。
因為我們相信,他們應該是有值得成為主管,值得學習的部分,無論是做人處事、經營管理、專業知識、個人特質,還是人生哲學。
我也曾遇到一些讓自己很尊敬喜愛的老師,但其實我早已忘記他們教導的專業知識。
但只要仔細想想,就可以知道受到學生喜愛的教師的特質,首先是書教的好,再來是班級帶的好,再來是個人特質好,對學生好。
所以我認為,教師要教導學生的應該是:
1. 學習的方式、學習的重點、學習的應用、整理與解釋面對學問的方式。
2. 經營管理與做人處事的方式。
3. 人生經驗與哲學。
因此,我是不贊成在家學習,也不贊成全自主學習的,即使科技再發達。
我相信,我們還是只能在具有良好人生經驗的人身上,學到好的人生經驗。
---
2010年6月4日
課程設計:三國演義之草船借箭!
由於這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四個:諸葛亮、周瑜、魯肅、曹操,所以把同學分成四組(每組四人,其中一組三人),每一組負責查一個人物的生平,要先各自在家查過這些人的生平以及背景。到了教室以後,(1)老師先簡介三國演義這本書以及作者(15 min.);接著(2)請各組同學把自己查到的東西和組內同學討論,做出人物個性、背景的小檔案,討論時間20~30min.,在這階段的呈現他們必須要使用壁報紙、麥克筆或者電腦。
接著下課10分鐘。
(3)討論完要帶著做好的材料上台報告人物小檔案,每組時間2~5min.,老師在各組報告完後做些適當的補充(報告+補充共20~30 min.),這個階段的目標為使同學熟悉課文中的各個人物。
了解人物之後,(4)大家一起朗誦課文,確保大家知道文字的正確讀音並可以瀏覽過整篇課文(約3min.),接著(5)分組討論演出課文內容要如何呈現以及製做簡單道具,要求是:原先的台詞一句也不能少,但可以自行加入一些新台詞(討論30min.)。(6)各組10分鐘上台呈現戲劇(共花40min.),三個人的那一組可以老師加入演出或者一人分飾兩角。(7)最後,老師做個總結或者提示一下重點以及其他延伸閱讀就下課(5 min.)。
課程目標為引起學生對於草船借箭故事的興趣,甚至對於三國演義的閱讀興趣或者對於小說文體的學習興趣。
閒聊一下XD
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內心的雀躍!只知道我的心跳不停加速,腳步也越快越大,只為了趕快回到宿舍把筆電從包包拿出來上網記錄這心情!就連現在打著鍵盤的我仍興奮不已,隱隱作痛的快樂像警察攻堅似的快把我的胸口撞破!真的真的很興奮!
玄關觸控地板
所以我還是打算讓它可以開燈,設定成離門口最近的那塊把裡面的主要照明都開起來,像旅館那樣,畢竟體驗屋在展示的時候是比較像旅館的形式。如果體驗屋的東西有真的要變成產品進入家庭,那再做客製化,反正地板也是要裝潢時安裝的,讓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想要開哪些燈。
除了離門口最近的那塊以外,由於玄關的地板是透明的、可以投影,因此可以投影一些自然的景觀或生物,例如:之前它們所提的魚池,或者是蛇、老鼠、草地(雨林弱肉強食風格),或者是兔子、松鼠、花(森林家族風格),或者是含羞草(踩到就合起來)、蓮花(踩到就開花,製造佛教中極樂世界的意象)、或者另類一點的捕蠅草等等植物系列。
投影自然景觀的原因是人有喜歡接近大自然的本能,所以比較建議投影一些大自然的影像。
這些功能都比較傾向使人有愉快心情、或讓你在一天的疲累後回到家可以放鬆一下。
課程設計--諮商/變態心理學
課程設計: 經濟學原理
頭一節課的時間,先由老師教授及講解經濟學上的基本概念與理論。例如甚麼事機會成本、供需法則、邊際遞減…
之後二節課就把同學分成兩組:供應商、消費者的角色。然後讓廠商跟消費者自行訂下他們心目中願意及有能力提供或購買商品的量及價錢,並畫出圖表。供應商把商品推出市場後,看消費者的反應,然後再找出市場的均衡。
另外,又可以增加政府的角色,看看如果政府對廠商進行補貼或稅收後,廠商的產量會有怎樣的改變,市場均衡又會變成怎樣。
老師可以預先準備食物,然後要求同學一一把不同的食物吃下,並且邊吃邊紀錄他們對食物的滿足度,吃到他們覺得飽之後,要求他們繼續吃下去。當他們吃飽後紀錄的滿足度一定是比第一口吃下食物的滿足度為少,甚至為負數(吃到吐)。藉此讓同學們能深刻感受到邊際遞減的意思。
2010年6月3日
課程設計─飲食文學
話說《紅樓夢》的賈府,飲食之奢華與品味,足代表清代豪門世家的飲食,而《金瓶梅》中西門慶亦是數一數二的大富人家,西門家的日常飲食也足以代表明代世家貴族的飲食。究竟在明朝與清朝兩代之間,同樣是權傾一時的富貴人家,他們的飲食饗宴會有何差別,是《紅樓夢》的賈府的飲食較奢華,還是《金瓶梅》的西門府的飲食更勝一籌呢?讓我們來PK看看,就能見真章囉!
上課方式:
全班分成兩組,一組代表賈府,另一組代表西門府,兩組去找尋出書上所記載的屬於各自的食譜,藉由食譜上文字的描繪,轉換成真實的樣貌。首先先將文字翻成白話文,再請廚師做出食譜上的美味佳餚,不用真的將菜餚帶到教室,可到餐廳去拍照或是錄影下來皆可,重點是能讓所有人看到書本上菜餚的真正樣貌,但最後一定要將其中的一道菜,組員認為最足以打敗對方的佳餚,真正做成實品帶到教室,讓所有人品嘗,以分出最後的高下,PK賽的評審,當然就是當紅的美食部落客或是美食家啦,不僅能與美食家近距離接觸,還能真正享用到古代的珍饈美饌,體驗一下古代的上流社會。
2010年6月2日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鴉片戰爭。
首先,我希望將學生分為:
戰爭前:
贊成賣鴉片的英國商人;反對賣鴉片的英國商人;
贊成禁菸的中國官員;反對禁菸的中國官員。
戰爭後:
贊成開戰的英國議員;反對開戰的英國議員;
贊成開戰的中國官員;反對開戰的中國官員。
共計八組。
分組後,讓他們在第一堂課討論自己組別裡,所要扮演角色的立場、為何要這麼做的原因。第二堂則讓「戰爭前」各組出來互相演戲,試著回到當時的角色、文化、以及立場,把自己想像成當時的人,互相交鋒、評論。第三堂換成「戰爭後」,其餘亦同。
這樣一來,不僅飾演的同學能夠清楚明白鴉片戰爭的原因及立場(由其是自己組的內容),演戲的趣味性及活動性都更能提高同學的學習意願和注意力!
只是這部分似乎用不到科技?又或許科技還沒辦法達成,我仍然心繫著那個可以進入虛擬時空的膠囊……,如果那樣的想法可以成真的話,就可以領著學生直接進入時空現場(如英國的議會、廣州的外海、約十五分鐘的航海、將鴉片到入海水銷毀),這樣學生的學習絕對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