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大學時期的整體出席率大概只有30~40%,再加上年代久遠,多數的課我實在都想不起來了,因此我只略提幾個我有印象而且比較有趣的課程。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和心理測驗這兩門課上法很像,大抵上都是團體分組,然後自己找出研究的主題,探討文獻,設計問卷,跑統計,然後做期末報告,整體感覺很像是完成一本碩論一樣。
雖然這兩門課很像,團體討論我都有出席,報告我也都有貢獻,但我的上課出席率還是有很大的差異。仔細探討,這種方法學的課,最重要的就是有明確的步驟和進度,老師事先規畫好要上的課程,然後讓學生回去就完成這個部份,下一次就是驗收和教下一個步驟,這樣上起來就會覺得很充實,研究也比較踏實,團體討論時也有具體的目標,作業也有明確的評分。
這兩門課當中,有明確步驟的那門課我們在第二週就已經把題目訂出來了,而另一門居然拖到第一學期結束時還沒有定論,搞到最後文獻探討和問卷結果同時寫,實在很慘阿。
另一種是有類實作的課,不是實習喔。
"社會團體工作"和"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這兩門課,老師都有安排類似實作的課程。像是團體的課,有先分組(約10人一組),然後安排4~5週的時間,由團體自己訂定團體目標,然後設計並進行活動,老師會輪流錄影每組的活動,然後拿出來和全班討論。社區的課以是團體分組,然後要親自去探訪一個社區,做出一篇類似採訪的報告。
團體的課我覺得很好玩,親自體驗團體動力,自己設計活動帶團體,然後自己在團體中也感受到成長,我覺得很受用。但社區的課我們卻是吃足了苦頭,因為要實際採訪瞭解一個陌生的社區其實並不容易,組員間在社區所看到的東西也不同,如何呈現與報告也相當辛苦。這個類實習的過程讓我深刻體驗,社區營造是相當困難的任務,要真正的建立出社區文化,那需要天大的幸運。
相比較而言,我覺得研究所的課程就無聊多了。
研究所的課程大多數的課都是由學生輪流報告指定的章節或是papers,少數的課程是把資料發下去,讓學生念過後來課堂討論,極少數的課程是由老師講解授課。
或許是因為我是很不認真的學生的關係,我真的很不喜歡研究所這種上課的方式。
通常在輪流報告的狀況下,我都只會念好自己的章節,盡力的準備自己的報告,然後隨意的聽別人報告,所以結論是我對那門課並不會有完整的瞭解。
然後在需要預先讀完許多讀物再去討論的那種狀況下,我通常都是啥也沒讀就去了,然後發現多數的人也沒讀。
我自己對於研究所的理解是這樣的,我認為研究所應該是培養學生獨立研究的能力,
因此在課程設計上應該要具備以大看小,以及以小看大這兩項特色才是,
既要能夠瞭解整體而基礎的概念,又要能看出小細節所造成的影響。
閱讀paper或許是個方法,但我認為培養學生從一篇paper中看到更大的概念,找出研究的目的,發現延申的架構,看出研究的價值,遠比要求學生閱讀龐大的papers有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