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課程經驗大致上分為兩種:傳統式與討論式。
傳統式就如Lecture一樣,為有個「講授者」在台上講解,而台下吸收、提問。似乎每一個課程都免不了這個步驟,目前為止我還沒有上過任何一個課程是完全可以拋棄這種方式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有無分組其實都是一樣,純粹的「聽」與「回」,即使是讓同學上台報告、導讀,對於台下的同學也仍然只是Lecture的模式而已。值得一提的是,現今的教學大多偏向PPT,也認為這樣的好處較多,但我卻剛好相反,比較喜歡黑板。雖然使用黑板會增加一些時間,粉筆灰對身體也不好,只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用黑板寫字的同時,學生的注意力相對會增加。使用黑板時,通常比較能夠把台下的人拉進想建構的世界或觀念裡(藉由在寫字的同時,學生也能一個字一個字讀),若具體一些形容的話,大概可以想像在看電影時,字幕一次出現一排跟像打字機效果一樣一個字一個字出現的差異。這是對於Lecture我覺得比較想特別提的地方。
另外是討論式。討論式一定會有團體及分組的行為,這樣的課程我自己來說以史學方法跟教育社會學比較有感覺。
史學方法:老師通常會先給同學們作業,如東漢帝國為何滅亡,請參照錢穆、谷川道雄的論點,並探討為何他們會做出這樣的結論。同學們花約兩個星期的時間做出書面報告後,緊接著上台報告,每個報告組會有一個相對的評論組(因為通常不會有同學主動做出評論、問題)。每一組必須先做好準備,及認真聽其他同學的報告做出提問,在這樣的過程中的確會學到不少東西,而老師會在最後做出總結,告訴大家她真正想要表達的,以及希望我們從中學習到的東西。另外,之後的報告裡,每組不僅要做出評論,自己也必須寫下心得課後繳交,確保每個人都認真聽講。
社會教育學:社會教育學其實比較偏向Lecture的方式,但由於老師個人魅力及經驗的關係,上課有趣且充實,會舉出相當多的生活實例來配合,每堂課大概會有一兩個小問題讓每組討論(約3-5分鐘),接著讓自願回答的組別發表。那些問題都是非常開放式的問題,我想目的是為了讓同學更加融入,以及提振精神。
我想,在教學上Lecture是不可能拋棄掉的。注重的點應該在如何讓Lecture變得精彩、吸引人,同時有效果、效率地達到目的(教學設計、團體討論等),所以我認為這和老師本人的教學風格以及方法有絕對的關係。環境、器材、內容都是教學可以利用,且深刻影響教學的因素,這是我在台灣上了近20年學校課程的心得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